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增加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制药设备》课程为例探索从微观角度,探索了专业职业素养融入到课程教学的方法并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制药设备 职业素养 课程改革 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TQ46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57-01
职业素养主要指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的规范性要求,是其在从事职业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其内涵主要包括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意识等。职业素养教育是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1,2]。很多高校都非常重视职业素养教育,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列为育人的重要环节[3]。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一环。无论是通用职业素养还是专业职业素养,课程教学都是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素养的重要载体。尤其是核心专业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非常重要。在这个背景下,研究并实践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在职业素养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专业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中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一、职业素养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职业素养教育的过程当中,笔者所在的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也积极参与其中,我们通过企业调研和研讨制订了制药专业的职业素养手册,明确了本专业学生所需要具备的通用职业素养和专业职业素养。多门专业课程也包括该课程,都尝试将这些职业素养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职业素养的培养存在着以下问题有待解决。
1.教学组织方面的问题
现行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有不利影响。职业素养的形成不是短时间的培训或开设一门课程就能解决的。一个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要长时间侵淫在这个行业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一般高职专业的学生学制是三年,考虑实习,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或两年半的时间,而这两年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在这两年的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按课程来进行的,所有学习活动围绕几十门课程进行,如果没有一个对职业素养教育的统一设计和规划的话,不能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一个整体贯彻教育的始终,必然会导致职业素养教育质量的降低,事倍功半。
2.教学评价难度大
职业素养教育的评价难度更大。相对于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是一种“软技能”很难有统一的标准对学生接受职业素养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而没有有效的评价就无法形成对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反馈,没有有效的反馈就无法促进职业素养教育进一步的发展。
3.学生自身动力不足
学生职业素养养成的“外部强制力”不足。企业通过各种规章制度来对一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要求,如果员工不遵守相关的规定,那也也有相应的惩罚机制,这些机制往往也与员工自身的利益相关。有这样的“外力”存在,员工更容易形成职业素养。
二、职业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
《制药设备》是药品生产技术等多个制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我们立足于这门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尝试对以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课堂的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为制药专业其他课程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1.课程标准的制定
我们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以及课程自身的性质和内容出发,通过召开由专业负责人,企业专家和全体专业教师参加的专题研讨会,设计了药品生产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再充分考虑职业素养培养的系统性,和与其他课程承担任务的前后递进关系后,我们确定《制药设备》这门课程在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中应该承担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任务,明确课程的职业素养培养目。根据研讨会的结果结合企业调查和专家访谈形成新的包含有职业素养目标的课程标准。
2.课程设计
《制药设备》这门课已经进行了项目化课程的改革,在明确了《制药设备》课程的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之后,我们对每一个教学项目所能体现的这些职业素养目标进行重新梳理,针对课程的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进行考核方案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融入了职业素养培养目标的课程整体设计。根据课程的整体设计,我们对每个教学项目的进行了新的单元设计,根据职业素养的目标对现有项目的组织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完善现有的职业素养课堂评价表,以便更好的实施职业素养培养的培养和评价,进一步强化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
3.教学评价与课堂评价
课程评价是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手段。制药设备课程的评价由终结性考核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组成。我们将职业素养引入到过程性评价这一环节之中,并在最终学生成绩评定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具体分值比例可参考下表。
对于上表中职业素养的评价,我们以组长评价为核心,每次上课组长都对本次课程组员的表现按统一的标准进行量化打分,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