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欧班列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潜在影响与应对策略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假以时日将把亚欧大陆连接成紧密联系的整体,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推动全球生产贸易供应链条的重塑,与国际产能合作形成良性互动。随着中欧班列的迅猛发展,它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潜在影响逐渐显现,如上海港的直接货源腹地有被蚕食侵吞的风险、中西部内陆地区对上海港的依赖性呈下降趋势、海铁联运的短板削弱了上海港的竞争优势、周边城市开行中欧班列对上海形成竞争压力等。对此,上海应该对中欧班列的货源分流效应进行深入研判,争取成为中欧班列沿海重要港口节点城市,尽早开行从上海出发的中欧班列,补齐海铁联运方面的短板,拓展国际中转集拼业务,并强化高端航运服务能力。

关键词:中欧班列;上海港;潜在影响;应对策略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7.05.011

一、中欧班列发展的基本情况

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班期和全程运行时刻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重要载体,假以时日将把亚欧大陆连接成紧密联系的整体。这将强化提升跨国铁路运输的作用,逐渐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运输模式,推动我国以海运为主的国际贸易运输向海铁运输并重的格局转变。

(一)运输布局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已经开行西、中、东三大通道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西部通道由中西部地区经新疆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出境,中部通道由华北地区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出境,东部(含东北)通道由东南部沿海地区经内蒙古满洲里(黑龙江绥芬河)出境。自2011年第一列从重庆开往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成功开行以来,国内已有成都、武汉、郑州、义乌、苏州、长沙、广州等16座城市陆续开行了中欧班列,并以这些城市为中心,辐射延伸到全国主要区域;中欧班列境外可整列抵达伦敦、汉堡、杜伊斯堡、鹿特丹、马德里、华沙等欧洲8国的12座城市,返程货源吸引范围不断扩大,遍及欧洲主要城市。中欧班列已经达到39条运行线,在中国境内每日运行1 300公里,全程最快12天可运达。[1]

(二)综合优势逐渐凸显

经过前期的摸索与发展,中欧班列的综合优势逐渐凸显。一是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从2011年的17列、2012年的42列、2013年的80列、2014年的308列、2015年的1 262列,发展到2016年的1 702列(去程1 130列、返程572列),返程货源也在快速增加。2017年多个城市均提出了“运力翻倍”计划,其中仅重庆和成都便将总共有2 000列开行计划。[2]根据规划,中欧班列在2020年的计划目标是年开行5 000列左右,未来几年中欧班列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二是货物品类不断拓展。随着运输时间及成本的节约,中欧班列运输货物品类已从初期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信息类产品,逐步扩大到機械设备、家用电器、汽车配件、食品、服饰百货等;过去电商货物、精密仪器等主要通过空运的货物,现在也越来越多地通过中欧班列运输。[3]三是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苏满欧”、“义新欧”、“营满欧”等中欧班列已不再依赖地方财政补贴,实现了完全市场化运作。

(三)班列定位逐渐清晰

一些中西部城市为抢占发展先机,争相开行中欧班列,依靠地方财政补贴低价拼抢货源,造成了中欧班列发展初期的无序竞争与虚假繁荣乱象,但不能以此否认中欧班列存在的合理性。目前,中欧班列运行时间普遍在15天左右,运输时间比海运节省约20天,运输费用是空运的1/4,但比海运高出约1倍。如果单从运输费用考量,中欧班列不如传统海运模式。但如果考虑高附加值货物的在途时间成本,中欧班列与海运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以重庆始发的“渝新欧”为例,考虑高附加值货物的在途时间成本后,中欧班列的物流总费用低于传统的“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总费用。[4]因此,在长距离跨境运输模式中,中欧班列的定位介于海运和空运之间,逐步吸引对运输时间有要求的高附加值的海运货物,以及对时间要求不是特别高的空运货物。未来随着运输时间和成本的进一步下降,中欧班列的竞争力将不断增强,逐步成为中欧物流运输的重要方式。

(四)多式联运网络密集编织

国内众多城市正在依托中欧班列,编织海、江、空、公、铁等形式多样的多式联运网络,集聚辐射能力不断增强。重庆依托“渝新欧”班列,打造以重庆为圆心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欧洲的货物通过“渝新欧”运到重庆,再经空运中转到曼谷、吉隆坡、香港、大阪等距离重庆4小时航空半径的亚洲城市。此外,“渝新欧”正在通过“铁公联运”向东盟延伸。[5]郑州以“郑欧班列”为基础,依托海关总署设立的郑州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构建铁、公、海、空多式联运体系,已成为日本、韩国、港台等地与欧洲的贸易中转走廊。2015年以来,来自日本、韩国的货物已经占到郑欧班列运输量的1/4。[6]大连、营口、天津、青岛、连云港、宁波等沿海港口先后开通海铁联运的中欧班列,辐射我国大部分地区及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五)国家顶层设计出台

中欧班列前期在地方政府的自发推动下蓬勃发展,但还存在综合

上一篇 简政放权背景下国外航运市场监管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上一篇 航运业下一步该如何走?
本方链接: 1003/article/show_3015.html
PRODUCT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