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传统节日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丰富人民生活的作用。我国民族众多,汉族是主体民族,汉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诸多有趣的节日,并形成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极富旅游开发价值。现代社会,民族传统节日旅游是国内外旅游的一大特色,具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花朝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武汉市新洲区花朝节起源于南宋,拥有八百年的历史,新洲区政府将传统节庆与旅游相结合,发挥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然而,花朝节的举办仍存在物资交流场地杂乱、娱乐项目不丰富、花朝主题不突出、受众人群以农村人口为主等问题,为更好地举办花朝节,建议采取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改善节庆举办场地;扩充市场经营主体,丰富娱乐活动;聚集周边乡村旅游资源,凸显花朝主题;转换举办思路,满足城市游客需求4个措施来加以改进。
关键词:民族传统节庆;旅游开发
1.民族节日旅游开发现状
民族节日是民俗的一部分,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世代相传的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内呈现的文化事项,它由一系列习俗组成,具有丰富生活、促进地区交流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作用。我国民族众多,由以汉民族为主体的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趣味多样的节日,节日举行期间民众通常以美食、体育活动、文艺演出等予以庆祝。民族节日数量众多,仅汉族'b民族就有春节、路神节、元宵节等39个节日,加之少数民族的节日全国民族节日数量实属繁多;所有节日大致分成新年节日、生产节日、青年节日、纪念节日、习俗节日和宗教节日六个方面;节日多起源悠久,最具代表性的春节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节日不仅是寻常生活中一种庆祝形式,还具有标定时间、增色生活的作用,其中汉族节日广为传播,并成为国家制定节假日的依据,节日还衍生了节庆餐饮、节庆服饰、民族节庆旅游等相关产业。总体而言,我国民族节日数量多、类型广、历史渊源长、影响广泛,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基础。
民族节日旅游是节庆旅游的—个特色分支,国外著名的民族节庆有德国啤酒节、西班牙斗牛节、巴西狂欢节,分别拥有205年、700多年和164年的历史,节日举行期间吸引数百万的国内外游客前往参加,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成效较为突出的民族旅游节庆有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三月三歌圩节、拉萨雪顿节、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等,举办地点集中于西北、西南地区,多是在少数民族节庆的基础上开发而成,汉族的民族节庆的旅游开发较少。
国内旅游学者对民族节庆的研究集中在民族节庆资源开发方面,着重阐述了民族节庆旅游开发的普遍问题、节庆开发与文化保护、民族节庆旅游纪念品设计、政府参与模式、体育和演艺因素的开发应用、节庆宣传及特色民族旅游节庆的个案研究7个方面。
2.汉族传统节庆的旅游开发优势
2.1节日众多,资源丰富
汉民族节日共有39个,从时间尺度上来看涵盖一年四季,各月均有分布,其中正月节日最多,占全部节日数量的1/4,其次是腊月,占全年节日数量的12.82%,再次,阴历2月、5月和7月分别占全年节日数量的10.25%,节日类型多种多样,有祭祀神灵、祈福上苍、感应自然变化等不同种类,节日庆祝活动丰富有趣。
2.2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好
民族节庆是民族共同体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因信仰崇拜、历史事件等而形成的节日活动,大多数民族节日拥有久源的传承历史,在民族变迁过程中逐渐开设完善,进而形成一整套庆祝方式。我国汉民族是在秦汉时期形成统一民族,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相应的民族节庆陆续创立,人们为表达对节日的喜爱,纷纷以各种形式予以庆祝,例如汉族最为隆重的春节便有吃年夜饭、贴春联、贴年画、贴剪纸、贴窗花、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挂中国结、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这些活动丰富有趣,世代传承。汉族是全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各节日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深植于遍布海内外的汉族人民心中,因而,汉族节日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2.3受众广泛,市场条件佳
汉族是国内的主体民族,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0%,国内主流文化是汉族文化,汉族传统节日影响广泛,我国的休假制度便主要依照汉族节日时间而制定,随着国家民族团结、民族发展和民族融合政策的推进,其他少数民族逐渐接受并共同庆祝佳节,汉族的传统节日已经不再是汉族独有的文化事项,在国外,汉文化圈囊括东亚、东南亚和世界各国的华人聚居区,汉族节日在这些地区倍受青睐,这为民族节庆旅游开发提供了扎实的市场基础。
3.武汉市新洲区花朝节旅游开发
3.1花朝节简介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花朝节的。节日期间人们有“踏青”、“赏红”、“种花插花”、“挑菜”“装狮花”、“放花神灯”、“吃花”、“戴花”等风俗。花朝节的起源有几个版本,最早记载于春秋时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