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生活需求多元化,人们的审美意识增强。作为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现代生活中服装备受重视,因而很多高校都设立了服装设计专业,以此满足社会服装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市场化发展相关知识,希望对我国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帮助。
关键词: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市场化;发展途径
引言
当今社会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庞大的消费体系逐步形成。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品质生活,选择服装时,也不再局限于其实用性,注重其时尚感与个性化。所以,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服装周期,基于此,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必须要创新教学模式,探索适应社会潮流发展的需求,对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市场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基于市场化需求的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改革意义
1.1顺应时代潮流,实现服装设计教学目标
作为高校艺术专业的一种,服装设计专业与美术美工绘图及雕塑等单一化艺术专业不同,其不但要体现艺术性,还要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与市场发展需求,因而专业老师首要要培养出综合实力水平高的学生,专业基础、设计理念及知识掌握扎实,同时还要具备审美能力。另外,市场分析与潮流判断等能力也必不可少。所以,依托市场需求,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应针对学生基本功与设计理念教学加大力度,再根据市场需求与潮流趋势引导学生,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良好基础。
1.2满足行业市场时尚发展需求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服装行业也不例外,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服装市场甚至整个行业而言,竞争归根结底是专业设计人才的竞争,因而服装行业设计人才需求量比较大。当然,因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贸合作增多,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导致专业服装设计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很多高校虽然设置了服装设计教育专业,但教育教学不够深入,专业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弱,实际教学中总是设计理念与教材教学,学生只能想象实际设计效果,此种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市场发展需求,进入工作岗位后,企业也不愿选择空有设计原理,缺乏实践经验的人才。由此导致学生面临毕业难,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所以,高校要根据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服装设计教学计划,尽可能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多的动手实践机会与操作平台,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市场发展,提高就业率,为行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复合型人才。
2、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市场化发展策略
2.1增强市场化发展意识
我国高校开展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时间不长,实际教学还存在很多缺陷与不足,这就为学校发展与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高校要想提升专业教学质量,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首先要根据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学校培养人才,旨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保障学生就业。因此,学生要认识市场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的重要参考依据。以市场需求为依托,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宣传,引导师生掌握市场需求,这已成为教学的核心。
2.2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中,学校要合理选择教材,其中包含服装设计基础知识与原理,只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以此确保学生更好的进行设计。从设计到成衣整个过程中,因设计人员刚从事此项工作,必须要首先了解每一环节,确保自己的作品设备不但具有美观性特点,还能满足居民实际需求。当前,时尚潮流服装日新月异背景下,人们不再局限于服装的实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应注意恰当的引入潮流服装设计内容,以便学生掌握无安眠的服装设计只是。老师要密切注意服装市场发展,引导学生关注一些时尚话题与杂志,培养学生养成关注行业发展潮流与趋势的良好习惯。
2.3服装设计课程安排要合理
服装专业设计课程,与其它文化或艺术课程明显不同,其需要设置很多基础知识课程,提高学生服装设计能力,同时还要设置一定的实践课程,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与实际应用能力进行巩固与锻炼。传统服装设计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一般安排学生学习很多理论知识,理论教学结束后,再集中进行实践,这种安排不科学。理实教学分离,教学成效不言而喻。高校应实施穿插式教学,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提高其理论应用能力与动手能力,以此满足市场人才需求。
2.4加强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中,为了提高其教学质量,推动市场发展,综合素质强的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些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老师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工作经验不足,服装设计实践能力低,因而教学以讲解课本知识为主,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高校虽会邀请行业资深设计师担任老师,但因不是专职老师,教学时间随意,教学经验不足,因而无法为学生很好的传授自身实践经验,教学目的难以实现。因此,高校应为专业老师尽可能创造社会实践机会,提高老师动手能力,构建服装设计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师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