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各级教育界发展迅速,《生物制品学》是一门应用型非常强的课程,由于该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滞后与低效,加之现代生物技术学科特点,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通过全面宣传贯彻、班型改革、实地参观、建立模拟实验室等途径开展《生物制品学》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效果初显,但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课程具体实践中对学校及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翻转课堂;生物制品学;高职院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29-0046-03
一、“翻转课堂”理论的源起
“翻转课堂”这一概念最早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Flipped一词可译为汉语的“快速翻动”,Inverted一词则可译为汉语的“颠倒”。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最早开始于美国,其创始人为具有美国国籍的孟加拉裔萨尔曼·可汗,也就是后来可汗学院的创始人,可汗学院目前已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非营利性教育组织,其网站月点击率超过500万次。萨尔曼·可汗最早采用了电脑视频远程教学方式。在他的启发下,2007年,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乔纳森·波尔曼和哈亚伦·萨姆斯开始运用这种录制网络视频的方式进行远程教学,他们先是将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观看寻找兴趣点,再在课堂上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通过师生交流、讨论、答疑巩固知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以及接受知识的水平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了以往简单知识的重复讲述,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从另一个角度看,学生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在放松的环境中观看视频,既能避免他们厌学的天性,又能激发他们因叛逆而乐于提出问题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体现。
二、高职院校《生物制品学》课程引入“翻转课堂”理论的必要性
(一)全球信息化的客观要求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强调必须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可见,信息化既可以作为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关注,又可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方向。“翻转课堂”的产生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视频制作技术、信息技术来完成对传统课堂的颠覆。“翻转课堂”的出现必将为全球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这也是教育实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二)现代生物技术学科综合性强的必然要求
《生物制品学》是依托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领域宽、涵盖范围广且应用性突出,是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并与相关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正因为这一学科涉及生物、医学、化学、制药、工艺等多个学科,因此决定了学科的综合性、复杂性,且由于生物制品是事关人命关天的大事,更加突显出这一学科的严谨性。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相关理论和技术,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学生在课堂上只会纸上谈兵,而《生物制品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自我领悟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这种融合教育学、计算机应用科学、信息技术学的教学模式的介入,必然会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提供帮助。
(三)《生物制品学》课程传统教学的滞后性和低效性
相比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的传统课程,《生物制品学》课程的开设时间不是很长,鉴于該门课程的专业性、时效性都很强,其教学资源匮乏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这还不是影响其教学效果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无限循环,才是该课程改革的瓶颈。教师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挂图、写板书、擦黑板,而学生已经习惯于充当这种“填鸭式”教学的被动角色,失去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
“翻转课堂”采用视频影像的方式,先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对课程进行解读,再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将有些问题深入进去,这既改变了传统课程的滞后性、低效性,又实现了跨学科资源的深度整合,和我国教育长期发展规划不谋而合。对于《生物制品学》课程来说,视频影像可提高课堂的真实感,一些基因重组图像、抗体分子结构构成、蛋白质双向融合图像可帮助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理解复杂的问题,这远比教师在课堂上生硬地传授理论知识要生动有趣得多。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生物制品学》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全面宣传“翻转课堂”理论,深入贯彻落实
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秩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应起到辅助作用,在必要时画龙点睛。这种改革在基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