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也日益呈现出多元化、休闲化的发展趋势,休闲食品俨然已经成为百姓日常食品消费中的新宠。原来以温饱型为主体的休闲食品消费格局,逐渐转向风味型、营养型、享受型甚至功能型等个性化发展方向。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休闲食品市场也开始快速发展,并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11月3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休闲食品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在本届高峰论坛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们同与会者分享了大量关于休闲食品的知识、发展前沿及动态,以及不同种类休闲食品的研发与发展趋势、关于休闲食品的法律法规以及休闲食品的加工设备等。
本次“特别报道”主要围绕“我国休闲食品的相关标准、海洋休闲食品的研发生产及展望、果蔬休闲食品的发展现状以及全谷物休闲食品的开发”等展开。
陳芹芹 我国休闲食品标准跟踪分析
我国将休闲食品标准分为八大类:膨化类、烘焙类、果蔬类、肉类、糖食类、果仁类、坚果炒货类及其他类。根据中国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副秘书长陈芹芹及其团队所收集的国内休闲食品标准数据可以看出,休闲食品标准中糖食类休闲食品标准所占比重最高,果蔬类休闲食品标准位居第二,然后依次为肉类和烘焙类休闲食品标准,而果仁类和炒货类休闲食品标准占比相对较少……
在我国,休闲食品标准从高到低可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企业标准约占2/3(66%),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数量总和与行业标准相当,各占17%左右。
八大类休闲食品相关法规标准具体分布如下:国家标准中关于膨化类休闲食品的标准以生产临时规范为主,而行业与地方标准中包括一些单品(甘薯、马铃薯、薯片等)的专业性标准;烘焙类休闲食品标准的重点集中在糕点、面包的生产卫生规范方面;果蔬类休闲食品标准分为水果、蔬菜脆片、果干、果脯以及蜜饯等的生产标准;在肉类休闲食品方面,肉松、鱿鱼丝、豆腐、牛肉等的相关标准占据多数;作为休闲食品标准中占比最高的一类,糖食类休闲食品的标准分布集中在糖果和巧克力上,通过比较发现,糖果类休闲食品的行业标准分类较为细致,包括压片糖果、充气糖果、凝胶糖果、酥质以及硬质糖果等一系列标准;坚果炒货类标准中国家标准占了很大一部分,主要为通则和生产规范等;其他类中可供参考的标准有20余项。
人们在查阅我国休闲食品相关标准时会发现,部分种类休闲食品在不同标准中的要求有所不同,甚至相互冲突,这表明我国现有的休闲食品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将我国休闲食品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相关标准比较时不难发现,我国标准中最多的是产业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而CAC标准中对不同种类休闲食品的划分较为细致,包括通用标准和专用标准及产品相关标准。CAC制定标准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灵活性较强、注重与框架外的相关机构进行结合、可操作性更强等,相较之下我国休闲食品标准制定的严谨性还有待提高。
未来我国休闲食品标准的制定可以借鉴CAC食品标准,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膳食结构,确定食品标准制定的短期和中长期规划。此外,针对目前仍然空白或与CAC标准差距较大的内容应抓紧修改和制定,逐步实现与CAC标准接轨。当然,我国不能盲目的追求短期接轨,而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与CAC接轨过程中,时刻关注CAC食品标准指定的发展趋势,注重保持我国食品标准与CAC食品标准的同步性。
曾名湧 海洋休闲食品的研发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海洋休闲食品?关于这一问题,中国海洋大学的曾名湧教授为大家做出了解答。他指出,海洋休闲食品集中了休闲食品与海洋两大特点及优势。第一,我国相关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海洋资源。第二,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据统计,2016年我国水产品总量达6900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1/3以上,但我国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不足30%。第三,发展海洋休闲食品可进一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四,海洋休闲食品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一些特殊的、陆地生物所不具备的活性物质。第五,海洋休闲食品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据统计,2015年我国海洋休闲食品的收益达1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3.4%,预计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加,预计至2020年,复合增长率会降至9%左右,收益增至230亿美元。
海洋休闲食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动物类海洋休闲食品与植物类海洋休闲食品。动物类海洋休闲食品是指利用如鱼类、虾、贝等海洋原料生产的休闲食品,其中鱼类休闲食品以各种大、中型的海洋鱼类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制成,按具体形态又可进一步被分为两类:一类保留了鱼类原有形态,另一类则打破鱼类原有形状被做成鱼泥、鱼酱等。虾、蟹类休闲食品,是以虾、蟹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食品,如虾酱、蟹酱等。广义的贝类,不仅指带壳的海洋动物,还包括一些软体动物,贝类休闲食品则是以此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的。植物类海洋休闲食品主要是指以海带、紫菜及一些湖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