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正改变着人们对数据、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重塑新经济形势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对提升会计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分析互联网信息时代对会计的影响及重塑会计信息系统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会计大数据为基础,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工具”的数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 大数据 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系统
一、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洪流中,数据的利用价值才刚刚突显。“世界是数据丰富而信息贫乏的”,在会计领域,会计数据不等于会计信息,不等于巨大的利润和价值,为了将作为会计信息产生源泉的会计数据,最终转化为企业的利润和价值,适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需要,建设基于大数据思维的会计信息系统成为必然。
通过上表数据、大数据、会计数据的比较,可以看出,数据是一种确切的记录工具,也是一种准确的记录结果。而大数据具有“4V”特征,即海量的数据规模(Volume)、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Velocity)、多样的数据类型(Variety)、巨大的数据价值(Value),它不再一味追求数据的精确度而是允许数据有一定的模糊性,更加强调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掌握事物的大致发展趋势。会计数据则非常具体,有明确的来源渠道和记录对象,是专门对会计主体的业务活动进行的记录,会计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加载于数据之上并对数据作具体含义的解释。数据与信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形与质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和载体,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及创造的价值;数据和信息不可分离,信息依赖数据来表达,数据则生动具体表达出信息。会计信息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能够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体现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会计信息来源于会计数据,由会计主体自愿或被强制地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会计的影响
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及其结果的影响是空前的、长期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質量要求、财务报告目标以及会计人员素质等方面。
(一)“会计基本假设”的认定需要拓展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新经济模式逐渐兴起,企业日渐从实体销售经营的模式转向利用互联网虚拟门店进行销售的模式,如淘宝、天猫、苏宁、京东等网络平台上的各类虚拟店铺。这需要对“会计主体”的认定扩大范围,既包括进行实体销售经营的主体也包括网络虚拟经营的主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虽然会计主体对经济业务的处理效率提高,但其数据信息的安全也受到极大的挑战,会计主体可能随时面临破产的风险,因此,企业对“持续经营”的判断难度升级。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组成,会计期间仍包括年度和中期,但从会计信息实时性需求看,未来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实时信息系统。
单一的“货币计量”将退出历史舞台。“货币计量”假设要求反映能够以货币计量的、会计主体过去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会计信息系统中信息的计量单位都是货币单位。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计量单位是多元化的,如时间、重量、体积等计量单位也可以作为计量单位,甚至定性信息也被详细地描述并反映。
(二)会计计量属性需要扩展
传统会计信息的计量属性以历史成本为基本框架,随着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加强,只以历史成本反映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信息时代的会计信息系统应成为全面的信息系统,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市场价格计量等同时提供多维度的信息。
(三)会计信息质与量需要提升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实质重于形式、可比性、重要性、谨慎性以及及时性等。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的质与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传统会计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以结构化数据为主,将绝大部分的非结构化数据排除在外,未进行记录和报告,而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来讲又非常重要,这就降低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过程中,带有个人主观因素使会计信息可靠性受损;财务报告过长的编制周期和延后对外报告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等。
(四)财务报告“决策有用性”“实时性”增强
财务报告目标兼顾“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但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影响下,一方面由于传统财务报告所报告内容和形式的局限性,目前的财务报表体系并不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不能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投资决策需求,如对企业人力资源未能有效记录,而人力资源有时却是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时效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财务报告的编制过程漫长,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利用效率。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对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