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高校服装类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专业性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就业局面。本文以USEM模型为基础,提出基于USEM模型提升高校服装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关键词】 服装专业 就业能力 提升策略
从上世纪末到20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和用人单位“招聘难”的两难问题急需解决。服装类大学生多数为艺术生,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学习过程中投入大导致学生希望获得高回报,然而现实中巨大的落差感往往使得服装类大学生眼高手低,就业情况较不乐观。本文将重点探讨服装类大学生在毕业时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不仅能与用人单位需求相吻合,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及其职业规划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USEM模型及内涵
2004年,彼得·奈特和曼兹·约克共同提出了USEM就业理论模型。该模型表明,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主要由学科理解能力(Subject 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感(Efficacy)以及元认知 (Meta-cognition)四个要素构成。
学科理解能力是指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专业前景的预判能力。
技能是指大学生就业时应具备的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就服装类大学生而言,专业技能就是在以服装市场为主导的前提下,所具备的参与完成服装产品设计的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转的整个过程的能力,通用技能则是从事任何职业岗位都必不可少的能力,往往具有可迁移性。
自我效能感是指能调动学科理解力、技能来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信念,往往用于判断是否能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元认知是大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力,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认识、自我指导、自我调节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元认知往往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任务能否完成的预判,从主观上对学习目标进行把控,从而有效地完成该项任务。
USEM模型为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并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针对性的举措。
二、高校服装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1、重视当前专业学习,但缺乏专业及行业发展前景的前瞻性
服装行业作为时尚产业,竞争极为现实残酷。而学生在校学习却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程设置按部就班的完成培养计划,虽然成绩优异,各门课程均有不错发挥,但自身往往缺乏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以及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忽视对服装行业前景的评估与预测,重“学”轻“用”,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设计跟不上时代转变。
2、重视专业技能掌握,但忽视职业岗位通用技能提升的重要性
服装类大学生往往个性突出,普遍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较强,热衷于个性新潮,团队意识相对薄弱,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承受压力与克服挫折的能力较弱,自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只注重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通用技能的提升。通用技能相对于专业技能而言不是针对某一具体职业,而是从事任何职业的人想要取得成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
大学阶段通用性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人是必然不会一辈子从事同一个岗位,随着业务能力的深入,企业员工通常会从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升到管理层,此时通用性技能就帮助你较快完成角色的转变,很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3、有充分的专业自信,但轻视非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非专业素质和专业素质是相对的概念,即由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修养、文学素养、适应能力、创新意识等要素构成的内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服装类大学生人才重视专业知识学习、个人能力突出,有充分的专业自信,往往忽视团队协作精神,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偏重理论而轻实践,忽略了对自身非专业素质的培养。
企业在招募员工时,在考虑专业技能的同时,也会考虑到非专业素质的因素。例如个人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大学阶段是否担任院校的主要学生干部,在高压面试环境中的随机应变能力等,这些都是用人单位考察的内容。
三、基于USEM模型提升高校服装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
1、学科建设结合专业需求,实现专业课程项目化
高校在培养学生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学科建设方面应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办学理念,合理安排专业课程,增强学科体系,实现专业课程项目化。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吸收和理解能力,更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能较好地对服装行业前景进行评估和预判,提高就业效率。
2、创新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高校应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创新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方式,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意义上走出课堂走进企业,走出校门走进社会。鼓励学生与企业合作,参与完成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