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阶段,身体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力较差,其对药物的吸收、代谢等较成人都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冬季,处于季节交替,气候寒冷干燥,因此,各种疾病的发病率都较高。中医作为我国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传统医学,无论是在疾病的预防还是治疗方面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本文列举了一些青少年高发性疾病,并从中医学的药性分析入手,浅谈如何预防治疗。
【关键词】青少年;冬季;高发性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1--02
中医从古至今就将疾病的预防放在首位,早在《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并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改善,形成了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变防渐”为核心的预防体系。目前,青少年群体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到秋冬季节更替,温度迅速降低,昼夜温差变化大,天气转凉后,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导致各种疾病多发,。现如今,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更倾向于副作用较少,“治本”的中医,因此,传统中医药在青少年冬季高发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从药性方面分析中医药对青少年冬季高发性疾病的预防
1.1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少年儿童,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起病急、感染可遍及全身的一种突发性疾病。冬季是很多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腮腺炎,其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的吸入,并且多发于人群聚集的地方,因此,青少年所在的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是腮腺炎高发的地区。在此病的治疗上,中药有显著优势,只要辩证正确,及时治疗,便可以从根上治愈。临床上将此病分为两个类型。
(1)风热外感型:症状与感冒很相似,主要症状为头痛,低烧,体温多在 37.5℃~ 38.5℃之间,观察舌头可发现,舌质偏红,舌苔薄而黄。
中医认为此病应以清热解毒,透表散结为主,目前研究证实,可以甘草、薄荷、板蓝根、夏枯草、虎杖、连翘、玄参、黄芩、等加水煎成。
(2)热毒炽盛型:会出现腮部肿大,胀痛明显等明显症状,咀嚼吞咽时有疼痛感,观察咽部可发现咽部红肿。
诸多资料表明,荡涤热毒,消肿软坚可以很好的消除这种症状。中药中黄柏、夏枯草、胡黄连、生蒲黄、黄芩、等均具有上述药理作用。
1.2 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以冬季和春季为主要发病期,并且发病人群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主要是通过唾液在空气中传播。在脑膜炎的预防上,除了接种疫苗这种方法外,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也非常的重要。
现代中医界对流行性脑膜炎的病机认识,一致认为其病机的关键为温热疫毒,深入营血,内陷心包。而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清营透热,清心开窍。目前各种研究及临床实验正实,以丹皮、黄连、生绿豆、黄芩、焦栀子、生地、知母、玄参、犀角、白茅根组成的疫疠解毒清心汤在预防和治疗方面效果最佳。
1.3 流行性感冒
秋冬季节交替时气温骤降,因此,最需要警惕的就是流感和普通性感冒的侵袭。流感不及时治疗的话很容易会引发一些并发症,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并且还会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等。
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引起、主要是由唾液在空气里传播,是一种急性的呼吸道传染病。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烧、畏寒、头痛、乏力等,2~3 日后,全身症状逐渐减退,但还存在鼻塞、咽喉肿痛、干咳等症状。
中医认为流感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风寒、风热、暑湿。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冬季易发的风寒证。
风寒证的主要症状有发寒、头痛、肌肉酸痛、鼻塞、咳嗽,观察可发现,舌苔薄、白而润。
对此中医建议采用辛温解表的方法进行预防治疗,常用方药有荆芥、茯苓、前胡、独活、柴胡、姜活、川芎、枳壳、桔梗等。
1.4 慢性鼻炎
冬季冷空气盛行,加之污染严重,粉尘固化,导致空气中PM2.5数值较高,会容易引发冷空气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鼻塞,有时是呈间歇、交替式,有时会持续发生,并伴有少量粘液性涕或脓涕。除了这些临床症状外,鼻炎久治不愈还会导致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甚至会并发、肺心病、等严重疾病。
中医证候诊断主要分为三种,肺经蕴热,壅塞鼻窍证、肺脾气虚,邪滞鼻窍证、邪毒久留,瘀滞鼻窍证。我们主要分析后两种与冬季冷空气过敏性鼻炎相关的症状。
(1)肺脾气虚,邪滞鼻窍证
主要症状有鼻塞,时好时坏,天气寒冷时,病症可加重。中医认为以补益脾肺,宣通鼻窍为最佳疗法。研究证实,有70多种药剂可以有效针对此症状,主要有党参、淮山药、白术、云苓、陈皮、桔梗、苍耳子、苡仁、薄荷、细辛等药剂。同时也可用中参苓白术散、苍耳子散等中成药来惊醒预防和治疗。
(2)邪毒久留,瘀滞鼻窍证
主要症状也是持续鼻塞,头痛、甚至嗅觉不灵敏等。中医认为根治预防的关键在于行气活血,化瘀通窍。可通过赤芍、老葱、川芎、红花、辛夷花、白芷、桃仁、丝瓜络、柴胡等药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