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买玩具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拿出时间和耐心,陪宝宝一同玩耍。
每位小天使来到人间之前,爸爸妈妈就已经在为他们准备吃的、穿的、用的和玩的了。也有些初为人父母的家长,为迎接宝宝出生可是准备周全,玩具都堆满了整个屋子。那么,对爸爸妈妈们来说,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玩具到底该如何挑选?孩子的玩具是不是越多越好、越全越好?为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选玩具都有哪些小窍门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博士生导师彭咏梅教授。
玩具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物品
彭咏梅认为,父母对玩具的认识不应该固化,玩具不仅仅是货架上明码标价的商品,孩子成长环境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是“玩具”。比买玩具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拿出时间和耐心,陪宝宝一同玩耍。
在婴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玩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玩具有着鲜艳的颜色,优美、奇异的造型,灵巧的活动能力,悦耳动听的声响,这些都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满足他们动手动脑、操纵摆弄物体的愿望。玩具的种类多样,合适的玩具可以更好地发展宝宝的知觉,帮助他们认识人和物,促进其运动能力、性格形成以及交往发展。
一般来说,婴幼儿最先接触的都是可摸、拿、听、吹、看的玩具。比如彩色套塔、吹塑玩具、娃娃及玩具动物等有利于视觉的训练;音乐小熊、铃鼓、喇叭等可以训练听觉;积木、结构模型可以发展空间知觉;各种拼图、镶嵌玩具、软塑料玩具等可以锻炼触摸感觉;拉鸭车、手推车、三轮车、两轮车等有助于运动能的发展。
孩子从出生到3岁,是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学习能力也在培养。他们需要接触大量事物,在未能广泛接触现实生活时,他们是通过玩具来认识世界的。玩具不仅能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而且有助于巩固其在生活中获得的印象,帮助其情感发育和行为发育。
除了买玩具,明智的家长还会充分利用各种生活用品。厨房里的物件,包括蔬菜、水果等,都是孩子们的兴趣点,都能很好地促进功能发育和互动交流。比如,苹果是圆形的,红色的,口感香甜,摸起来滑滑的……这些信息都是对孩子的感官刺激。接触大自然则是另一种手段。比如让孩子在草坪上翻滚,教他们认识花花草草,带着他们描述一个物品等。
为孩子挑玩具关键看阶段
现在,孩子们的玩具都特别多,在商家的引导下,玩具被赋予智力开发等各种功能。那么,玩具都有哪些分类,孩子的玩具是不是越全越好、越多越好呢?
对此,彭咏梅表示,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别选择适合他们的玩具。并不是说,给孩子买一屋子的玩具就是爱。
一般来说,儿童玩具是为特定年龄组的儿童设计和制造的,其特点与儿童的年龄和智力阶段有关。既然是儿童玩具,就必须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这就要求它们具有鲜艳的颜色、丰富的声音、易于操作的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儿童处于一个不断成长的不稳定期,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爱好,普遍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
就材质来说,常见的儿童玩具有木制玩具、金属玩具、布绒玩具等。就功能来说,最受家长欢迎的当然是益智型玩具,即那些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及精细动手操作能力,从而加深其对时间、动物、交通工具和房屋形状、颜色等方面理解的玩具。
在这里提示家长们,在孩子比较小、视力还没有发育健全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能促进视觉的发展;当孩子的动作发育还不协调时,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可以抓握投放的玩具,帮助锻炼精细动作。男孩更喜欢有空间想象、动感十足的玩具,女孩则喜欢感情色彩浓厚的玩具。玩具还可以作为性格调整的媒介。对于内向的孩子,可以多一些色彩丰富、有韵律的玩具;好动的孩子,带有轻音乐的玩具则是不错的选择。
家长还可以有一些自设的“玩具”,比如身体的某个部位,手指、耳朵等,都可以利用,配合起来跟孩子完成某个游戏,目的也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另外,图书也是玩具,图文、故事、颜色、形状,都在书中有所体现,在“玩”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爱好图书的习惯。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规律。选择玩具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玩具只是工具,不在于多与全,关键在于有用与合适。
玩具太多孩子可能会无所适从
记者了解到,美国关于学龄前儿童教育计划的研究结果显示,给孩子过多的玩具或不适当的玩具,会损害他们的认知能力。这是因为孩子在如此多的玩具面前会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集中精力玩一件玩具。此外,英国牛津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凯茜·茜尔娃在进行相关研究后也指出,那些玩具较少的孩子,由于父母与他们一起阅读、唱歌和游戏的时间会相对更多,所以他们要比那些家境优越、玩具成山的同龄小朋友智力水平相对更高。
对此,彭咏梅表示赞同。玩具并不是多多益善,要少而精,这样可以调动孩子的想象力,让一种玩具“玩”出更多新花样。她还提醒家长,不是说买了玩具扔给孩子就行,要有家长参与的过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