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保障,是城市综合环境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公益性事业。本文作者通过对超大城市(重庆)公共交通的运输工具、交通网络、交通法规政策的基本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了解,详细分析了重庆市公共交通在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就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管理各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超大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1 重庆公共交通基本现状
1.1 重庆市公共交通路网现状
众所周知,重庆市地形以山岭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71.2.%,由于其地形特征,城市空间制约,道路狭窄,用地紧凑,对重庆路网的规划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主城区大型桥梁、隧道、市政道路等建设速度很快,但平均行程车速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
1.2 重庆市公共交通工具现状
目前,主要公共交通资源情况如下,一是地面公交:重庆主城区地面公交营运线路达到447条,公交车辆6863台,公交车万人拥有率10.8辆,日均客运量约453万人次,居民公交出行分担率约占32.2%。二是轨道交通:全市拥有轨道线路1条,运营里程19.15公里,车站18座,日均客运量约12万人次,居民轨道出行分担率约占0.8%。三是公交站场:各种类型的公交站场共有30座,占地总面积约35.6万平方米,进场停车1665辆,进场率为25.9%。
1.3 重庆市公共交通政策
近年来,重庆市市委、市人民政府指导下,市交委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提出了针对重庆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的若干政策:加大重庆城市公共交通的投入,规范专项经济补偿,对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承担的社会公益性服务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经重庆市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定核实后定期进行专项经济补偿。
1.4 重庆市交通现状综述
目前,通过各方努力建设,重庆市的总体交通现状逐步扭转,道路总体比较畅通,路线较多,也正有多条道路正在改造中,“白改黑”工程也接近尾声,交通条件逐渐优越。但是,由于环线道路立体网络还没有形成,不能及时分流封闭道路的车辆通行,城市也存在着道路拥挤、车辆堵塞、交通秩序混乱的现象,特别是上下班市民出行高峰期,拥堵现象十分明显,各个商业圈的大循环道拥堵更是十分突出。
2 重庆城市公共交通管理建议及对策
2.1 成立专门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
需要设置一个机构统一管理。虽然2009年通过整合重组,成立了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但是,应该增强交通开投集团在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建设、管理和考核权力、融资等方面增强其职能同时给交通开投集团配备重庆市公共交通管理协调机构,整合政府部门职能, 协调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行动。
同时,成立专门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咨询委员会。城市公共交通的布局规划和发展保障,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因此,可以成立以分管市领导牵头,相关市领导、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委、市建委、市市政委、交巡警总队等部门、市内外知名公共交通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普通市民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公交企业代表组成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咨询委员会,形成政府与社会、企业之间的合力。
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政策
从前面分析的重庆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重庆目前建立和完善交通管理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势在必行。为此,首先为了实现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政策这一目标,从重庆公共交通管理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明确这一要求,提出道路交通近期远期立法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完善政策进度。
同时,市政府应针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管理出台相关规定,优先公交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简化公交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审批流程,在建设各时期手续办理中,对公共交通建设项目实行“打捆报建”和“并联审批”的超常规方式推进,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进度。
2.3 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营运管理
2.3.1 重视规划设计管理
首先,应继续坚持以“公交优先”理念统领城市交通规划。严格地讲,公共交通优先是相对于私人小汽车而言的。因为私人小汽车不能够有效地使用城市道路,并在旅程的起点终点占用大量的停车面积;深入研究私家车迅猛发展对我市城市公共交通的影响,据统计,现在中国一辆私家车的平均承载量是1.2人,而3辆承载量80人的大巴,可以装下240人,是200辆私家车的承载量,由此可见堵车的根源。公共汽车按时刻表运营提供服务,在优先通行(专用通道或没有交通拥堵)条件下就是一种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方式,具有缓解道路交通拥堵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双重功能。
2.3.2 建立高效、合理的公共交通管理模式
目前,在重庆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模式,公共交通的管理模式我们可以借鉴法国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公私合作,优先建设公共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管理透明化模式。
2.3.3 建立规范、科学的营运管理机制
城市公共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