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工业自动化研发生产超过十五年,与建筑五金企业合作也有十年之久。近四五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下降,国内的建筑五金企业的自动化需求陡增。近年来,我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中国的企业,了解了中国建筑五金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建筑五金的生产工序复杂,涉及到的技术就包括铸造、冲压成型、机加工、表面处理、注塑、组装、检验包装、物流仓储等。早期建筑五金自动化生产技术主要出口国外,与欧洲大型企业接触较多。在与国内外建筑五金企业合作的十余年中,我们总结了国内与国外门窗配套件企业的几点差异,概括起来,都可以统称为标准化问题。
虽然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与国家战略部署以及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一、我国建筑五金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国内的五金配件厂内部在质量管理与标准执行上,存在的一些标准化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家行业已经有标准,但同类产品在不同厂家的标准不一致,或者标准执行不达标。
2.企业定制产品比例大,同类产品种类繁多,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也不利于有效的品质管控。结果是投入的模具多,库存大,导致成本上升。实际上可以做到产品核心传动件尽可能标准化,外观造型多样化。
3.同类产品的原材料和生产制造工艺的标准不一致。
4.工厂内部品质管控及要求低,公差管控不严谨,产品精度差,产品尺寸误差大。
长期以来,标准制修订过程缺乏开放性和透明性,标准实施状况反馈机制缺乏,致使标准不能与市场、经济交易和社会发展相吻合,不能真实、全面、有效地反映相关各方的利益,标准立项过程的市场驱动机制不强,企业参与标准制定的意识较为淡漠,即使存在问题或不符合需求也难以进行修订等。
从目前的情况看,标准化工作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标准”制定出来后,最重要的是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近些年来,尽管许多行业都有所谓的“国家标准”,但是依然有许多问题被不断地曝出,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标准的执行力度存在问题。举一个例子:我们同一个产品可能会有多套模具,但是尺寸不一致;有时同一个产品供应商有两个,但是交付的产品又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去管控,造成产品从尺寸到质量 差异很大。
国内市场上,经常是客户需求交付时间短,产品又多样化、同行价格挤压等等因素,使国内的企业在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得不去降低成本加快生产进度,自然就对产品质量标准难以顾及,短期而言,对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好处,但这对于公司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公司到达一定规模以后,将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基础没打牢,楼建得越高,崩塌下来将会是地震。如果每家企业原有生产模式照常进行的情况下,腾出一只手来,抓住相关的难点痛点,逐步去规划布局,尽早的改善,就能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这条路上加快步伐,就能加快树立中国门窗品牌,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我认为,行业需要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工作的执行力度,强化宣传引导,为科学发展标准化营造良好的观念文化氛围,充分利用行业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宣传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标准化法律法规与基础知识。可以结合世界标准日、质量月活动,组织策划标准化研讨推广活动,利用制作发放标准化知识宣传手册,举办展览、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普及标准化知识,培育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标准化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政府主管部门应完善标准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加大标准的推广和实施的工作力度。标准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经济战略贯穿于研发、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承担的使命。应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完善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健全市场准入和市场推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认证认可和生产许可等工作力度,建立企业诚信体系,促进标准有效实施。特别是要加大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加大对违反强制性标准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保护资源、环境和消费者利益。
政府应通过完善机制及相关政策、落实资金保障、推进人才合作等一系列手段促进科技研发与标准创新协调发展,通过科技研发,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并改善标准的相关检测方法。相关部门应与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有关政策的出台和深化。同时积极推动专利、知识产权转化为标准,并加强反哺创新的体制、机制等重大问题的探索,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标准化手段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转型。
应充分依托并发挥国内外高等院校与专业科研机构的优势和作用,广泛深入推进政府、企业与高等院校(专业科研院所等)的标准化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标准研究、标准提升、标准实施和标准推广等方面的专题合作,并对通过标准研制实施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标准创新并取得突出贡献的单位和组织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