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矿业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矿业经济运行进入新周期,在此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矿业经济的绿色、和谐、循环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国矿业经济发展面前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如何转变矿业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课题,通过分析我国矿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传统矿业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索新形势下矿业经济发展的路径及转变策略,以期为相关矿业从业人员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 新周期 矿业经济 转变发展方式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运行迈入新常态,矿业进入新的运行周期,资源供需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一方面,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需要矿产资源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下降,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对矿业开发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作为一个矿业大国,如何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调整、完善传统矿业结构,探索新形势下的矿业经济发展方式,保障矿业经济持续、高质量运行,实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行,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新形势下的矿业经济,必须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矿产资源的充分、有效、合理利用,减少或避免产生环境问题,实现由传统粗放型向技术增长型发展模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可持续经济。
一、概述
矿业经济主要研究与矿业活动有关的矿产勘查、开发、产权交易、矿业贸易、投资决策等一系列的特殊经济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在逐渐增长,与此同时,矿产开发效率不高,资源配置不甚合理,导致矿产供给量很大程度上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量;矿业经济研究投入过低,技术和管理水平无法跟上时代要求,造成矿业经济转型困难。矿产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在资源保障越来越紧张的形势下,上述问题势必给矿业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压力,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矿产资源供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转变矿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二、我国矿业经济发展中的存在主要问题
(一)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消耗不断加大,同时,由于人口基数较大,矿产资源人均占有率低。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的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勘查成果,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快速增长的资源需求,部分矿产资源缺口仍然较大。相关资料显示,再过三年,在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45种矿产资源中,只有6种能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到2020年左右,有将近一半的矿产资源供给无法满足需求,天然气、石油、铁、铜、铝等将需要大量的进口,矿产资源保障形势十分严峻。
(二)矿产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成本较高
由于我国的开采、选冶技术比较落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浪费情况严重,很多共/伴生有益矿产没有做到综合回收利用,矿产资源利用率低。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资源型企业的综合回采率不到一半,共/共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更低;同时,开采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及污染源,加大了矿业开发的环境成本,给我国矿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和负担。
(三)缺乏科学的发展规划
很多矿山企业在矿产开发前,缺少合理的开采规划,开发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当前的开发效率和眼前利益,而缺少必要的优化流程,滥采乱挖现象较为严重,导致矿产资源紧缺程度进一步加剧,同时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隐患,容易引发矿-地间矛盾,无形中增加了开发成本。
(四)监管、管理体系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大中型矿难事故频发,给矿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反映出一系列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救援信息不对称、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这些都给矿业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也加大了矿业经济研究和科学指导的难度。
由上可见,传统的矿业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形势发展要求矿业经济的发展方式必须转变,以有效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实现矿业开发與环境保护的协调、并行发展。
三、新形势下转变我国矿业经济发展方式的策略
(一)深入贯彻矿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式
矿业循环经济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为主要目标,对矿产资源及产品按照其自身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客观规律进行勘查、开采、加工、消费及循环再利用的过程,实现矿业开发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倡导矿业实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较传统矿业经济发展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循环经济追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间的协调并行,“矿产资源—产品—对产品回收利用”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在矿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了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健全企业管理体系,加强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不健全问题,矿山企业要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