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来了,民间称之为“校服新政”的一系列重磅政策推出已两年有余,但校服问题仍然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产业中的一个痛点。我国校服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蛋糕,同样也是一片竞争异常激烈的红海。在校服这样一个生产者、使用者、出资者、决策者顺序彻底颠倒的服装细分行业中,面对新时代进一步深化的供给侧改革又面临着哪些难题?
隐忧,认识仍然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校服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掌握在地方小服装企业手中。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学生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高度重视,目前各地校服采购环节已经基本上都采取了公开招标等程序。但是,由于地方小服装企业甚至是作坊式服装加工商对于校服新国标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的内容既没有“百思”,更未能“其解”,因此这类服装企业在如何按新规升级采购、调整供应体系、衡量下游供应商是否能够达标等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其在校服招标过程中仍然采取以低价中标,再寄希望于通过偷工减料等获取利润,由此造成校服质量问题而引起举报及投诉。
2017年11月底,川东北某市一家长在地方网络问政平台上投诉称,通过其子就读的小学校购买的校服,这位家长提出六个校服问题,可谓是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家长就校服问题“六问校长”,很快便引起了当地群众的热议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问题一:学校订购校服如果是为了体现某小学的校风、校貌,为什么这么丑?问题二:在订购校服时给孩子们测量了尺寸没有?问题三:这批校服是通过正规渠道招标采购的吗?有正规的发票、检验报告(原文为合格证)吗?问题四:为什么学校发放的校服质量如此的差?(气味十分刺鼻,衬衣与背心到处都是很长的线头,裤子则是长得出奇)问题五:这样的校服是多少钱一套?(该校慣例是先发校服后收钱)问题六:为什么采购的校服不对应季节,孩子们当季不能穿,到明年又不合身了。
对于不明真相的家长就购置校服中存在的疑问,校方很快便给出了书面回复。归纳起来大致意思是:校服的采购由学校官方、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对三个厂家给出的价格、面料、样式综合评判后,确定其中之一为校服供应商。因为校服生产厂家的原因导致校服交付滞后,已不适合冬季穿着使用。同样也是因为厂家的原因,导致校服质量与原定样品存在较大差异。再加上学校验收人员把关不严,从而让质量严重不合格的校服,在部分班级已经发放到学生手中。
这所小学校在川东北地区来说也算得上是综合水平中等偏上,相对而言在校服的采购、使用甚至是后续处理上都比较规范。但通过其对于此次“校服六问”的回复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仍然存在严重问题。
其一,在校服采购环节,所谓“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公开竞标”,显而易见,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归根结底还得听校长或者是学校领导层的话。再结合其“综合评判,确定供货厂家”,即可见纯粹是一场扯着竞标大旗的议标。虽然现在无法确定是否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但也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
其二,通过在三家校服生产企业中“择优”而确定的供应商,却出现“服装质量和样式与竞标时的样品存在较大差异”,以及“原定9月份送到”却滞后到11月底才送到等问题。由此可见,不仅表明该校服生产企业生产能力欠缺,还显示出其诚信度太低。
其三,明显存在质量瑕疵的校服竟然堂而皇之地交到了学生手中,恐怕也不仅仅是“验收人员把关不严”和“对相关人员批评教育,并按程序追责”就能搪塞过去的!
其四,在2016年3月31日实施的《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就以法定形式明确对学生服的监管措施和手段,要求学生服须经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给使用单位;学生服使用单位拿到合格学生服后,还需委托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学生服进行检验,经两次送检合格后,才能将学生服提供给学生使用。
这也就是行业内时常提及,为保护学生安全而实施的校服“双送检”机制。但遗憾的是,在整个“校服六问”事件中这个确保校服质量的最重要的程序始终没有被当事各方提及。由此不难发现,《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等一系列与校服质量和学生安全息息相关的法令、法规在具体执行中仍然还存在相当多的盲点。
纵观我国“校服新政”实施以来,各地对于其执行情况大致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代表的从严监管、强制落实,并且在校服质量管控中取得了相当好成绩的地区;第二类是单凭自身能力无法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和杜绝在校服生产环节和采购环节中暗箱操作、围标骗标人情标等弊病的“慢半拍”地区;第三类是阳奉阴违,消极应付,对于“校服新政”没有正确认识,仍然采取观望态度的“鸵鸟心态”地区。
鸿沟,在城乡之间
我国校服行业的实际情况却异常复杂,全面提升校服品质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过去被广泛使用的运动服款式的校服由于“肥大、土气、单调”而饱受各方诟病,但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却很少有人去探寻。